7月9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首场新闻发布会,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成就。袁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,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,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改变生产生活方式,具体体现为“五个加速”。
一是研发投入加速增长,创新实力稳居全球前列。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.6万亿元,占GDP比重提升至2.68%,规模稳居全球第二;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7%,深圳等标杆城市研发投入强度达6.46%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社会参与”的多元投入格局,基础研究经费同比增长10.5%,为原始创新提供坚实支撑。
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,全球“首次”不断涌现。我国在高端制造、航天科技(000901)、能源装备等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,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、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“爱达 魔都号”投入运营、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并网发电,C919大飞机实现全面商业运营,嫦娥六号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;集成电路2024年产量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72.6%,新增产能1900亿块,“中国芯”应用范围持续扩大,人工智能、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同步突破。
三是新兴产业加速壮大,数字经济引领增长新动能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42%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.8%,占GDP比重提升至10.4%,形成超450万家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;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,工业机器人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超50%,在研创新药达4000余款、占全球30%,生物医药、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,5G基站达425.1万个,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,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推动智能终端广泛应用。
四是人才创新活力加速迸发,战略资源储备全球领先。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.12亿人,研发人员规模、STEM毕业生数量均居世界第一,每年超500万理工科人才为创新提供源头活水;人才结构持续优化,39岁以下科技工作者占比超70%,女性科技人才占比提升至40%,形成年轻化、多元化的创新生力军。
五是中国式创新生态加速形成,开源协同构建发展新范式。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开源生态,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推动技术应用向千行百业渗透,低空经济、智慧医疗等场景加速落地;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两年增长17.99%,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覆盖18个城市,隐私计算、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取得突破,集成电路、工业软件等领域全产业链协同创新,形成“技术研发-场景应用-生态构建”的闭环发展模式。
下一步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,培育支持全面创新的良好生态股票配资门户网站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国正以创新为引擎,从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中心加速迈进,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。
粤友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